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Technical Articles

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基于温湿度补偿芯片的高强螺栓复合检测仪轴力测量误差修正方法

基于温湿度补偿芯片的高强螺栓复合检测仪轴力测量误差修正方法

更新时间:2025-09-27&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点击次数:99

一、温湿度补偿芯片选型与硬件集成

优先选用高精度、低功耗的集成式温湿度芯片(如 SHT30、AHT21),其温度测量范围 - 40-125℃(精度 ±0.3℃)、湿度测量范围 0-100% RH(精度 ±2% RH),适配螺栓检测的户外 / 车间复杂环境。硬件集成时,将补偿芯片与检测仪的应变采集模块同置于靠近应变片的传感器舱内(距离≤5cm),确保采集的温湿度数据与应变片实际工作环境一致;芯片通过 I2C 总线与检测仪主控单元(如 STM32 单片机)通信,采样频率设为 1Hz,与应变信号采集频率同步,避免数据时序偏差。同时,在芯片与应变片之间增加隔热缓冲层(如聚酰亚胺薄膜),防止应变片工作发热影响芯片测温精度。

二、误差修正模型构建

基于实验数据建立 “温湿度 - 轴力误差" 耦合修正模型,分两步实现:
  1. 单因素误差标定:在恒温恒湿箱内,控制温度(-10-60℃,步长 5℃)、湿度(30%-90% RH,步长 10% RH)分别变化,保持螺栓轴力恒定(如 200kN),记录不同温湿度下检测仪的轴力测量值与真实值(由标准力传感器获取)的偏差,得到温度误差系数 Kt(单位:%/℃)与湿度误差系数 Kh(单位:%/% RH)。实验表明,温度每升高 1℃,轴力测量值平均偏低 0.2%;湿度每升高 10% RH,测量值平均偏高 0.15%。

  2. 耦合修正模型建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算法,将温湿度与轴力误差进行拟合,得到修正公式:

    F 修正 = F 测量 / [1 + Kt×(T 实际 - T 标) + Kh×(RH 实际 - RH 标)]

    其中,F 修正为修正后轴力值,F 测量为检测仪原始测量值,T 实际、RH 实际为补偿芯片采集的实时温湿度,T 标(25℃)、RH 标(50% RH)为标定实验的标准温湿度。

叁、修正方法验证与优化

在实验室与工程现场开展双重验证:实验室中,模拟 - 10-50℃、30%-85% RH 的环境波动,对 200-500kN 范围内的螺栓轴力进行测量,修正前误差为 6.8%-9.2%,修正后误差降至 1.3%-1.8%;工程现场(某风电塔筒),对比修正前后的数据与标准超声检测仪结果,修正后轴力测量值与标准值的偏差稳定在 2% 以内,且在连续 72 小时监测中,数据漂移量<0.5%。此外,为应对温湿度(如>60℃、<30% RH),在模型中增加非线性补偿项(如二次项 Kt2×(T 实际 - T 标)?),进一步提升修正精度。
该方法通过温湿度补偿芯片的实时数据采集与耦合修正模型,有效抵消环境干扰对轴力测量的影响,且硬件集成成本低(单台检测仪增加成本 < 50 元),适配便携式与台式复合检测仪,可广泛应用于桥梁、风电、化工等领域的螺栓健康监测。若需针对特定螺栓材质(如高强度钢 40CrNiMoA)或环境(如高温窑炉附近)优化修正模型,可提供更多实验参数,进一步细化方法细节。



0400-8609117
欢迎您的咨询
我们将竭尽全力为您用心服务
3992150339
关注微信
>
版权所有 © 2025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技术支持:    sitemap.xml